为认真贯彻《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江苏省 “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以及《留学江苏行动计划》,开拓和促进我校留学生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特制订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遵循“扩大规模、优化结构、保证质量、规范管理”的方针,以推进“完善留学生培养体制机制,扩大留学生规模”为契机,以推广中华文化和提高我校办学水平为目标,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整合资源、加强协同,大力改善留学生教育整体发展环境,丰富“留学江苏”品牌内涵,努力提升我校办学国际化程度、对外开放综合实力和影响力。
二、主要目标
按照江苏省教育厅“留学江苏行动计划”的基本要求,通过实施留学生工作方案,我校力争成为境外人员来常学习主要目标学校,每年在我校就读的各类境外留学生人数达30-50,以语言生和短期交流生为主要增长点,年均增幅力争达到25%,并努力提高境外留学生专业学习比例和发达国家留学生生源比例。
三、重点工作
(一)成立留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留学生工作机制
学校将留学生教育纳入整体发展规划,明确分管领导、职能部门,建立权责明确、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保障有力的管理工作机制。学校成立以曹雨平校长为组长,崔景贵、侯文华副校长为副组长,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教务处、学工处、招就处、后勤基建管理处、保卫处、人文社科学院、外国语学院和教育学院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留学生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研究制定我校留学生教育相关政策,协调解决留学生教育中的具体问题,形成组织有力、分工协作的留学生教育发展管理格局。
(二)确定我校留学生教育的类型
根据实际,学校多渠道招收语言生和短期交流生。借鉴以往接受境外留学生短期文化交流、语言培训和专业实践等的经验,我校重点开展语言类和实践教学类留学生教育。语言类教育主要为短期的初级和中级汉语培训及相关专业的培训和实践教育,由教务处协调相关二级学院组织有对外汉语、中国文化、艺术和教育等资质的教师承担我校留学生相关教学工作,并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
(三)加强留学生教育相关课程建设
学校教务处组织人文社科学院、外国语学院和教育学院等相关二级学院研究和探索留学生培养模式,制订语言生和短期交流生课程教学方案、制定课程大纲,加强相关课程建设工作,纳入学校课程建设整体方案。通过三至五年时间,我校力争拓展1个以上全英文授课专业,建成1-2门面向留学生的省级和校级英文授课精品课程。学校鼓励教师面向留学生开设英文授课课程。英文授课课程的教学工作量按普通课程教学的3倍计算,并统一纳入教学质量考核。
(四)重视留学生教育师资和管理队伍建设
学校鼓励和支持教师从事留学生教育,加强培养和培育工作,优先安排公派出国进修,大力培养留学生教学骨干,努力建设一支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精通教学、关爱学生的留学生教师队伍。学校留学生的招生、宣传和日常管理工作由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负责。教务处、学工处和招就处安排1名工作人员协助做好留学生的相关教学和管理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设立校长留学生奖学金和项目经费
学校积极执行《茉莉花留学江苏政府奖学金管理办法》,在争取江苏政府茉莉花留学奖学金的同时,先期设立校长留学生奖学金20万元。划拨一定数量的留学生项目拓展工作经费,用于留学生的宣传和招生工作。
(二)利用省内留学生教育服务平台,加大我校留学生招生宣传力度
1. 充分利用江苏省建立的留学生教育服务平台,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充实和完善江苏省教育厅“留学江苏”网站我校留学生招生和宣传信息,积极参与各类国际教育展览会。
2. 加强与境内外留学中介机构合作。与重点生源国声誉好的中介机构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积累有效资源,支持留学中介机构开展反向留学中介服务业务,定期邀请他们来校考察,洽谈合作招收留学生事宜。
3. 利用省内遴选的一批社会机构作为“外国留学生文化体验实习基地”,为留学生深入了解江苏和常州地方历史文化、参加课程实习提供方便和条件。
4. 继续努力与境外合作高校沟通联系招收留学生,积极拓宽与境外其他院校的合作渠道。
(三)提升留学生服务和管理水平
学校建立境外留学生公寓,并提供与之相配套的管理及服务,对我校招收的境外留学生给予一定的费用减免。充分利用省内合作共建境外留学生租房信息库和服务中心,为来校留学生提供更优质的管理服务。